6月23日下午,首届中芬“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2级出国学生行前教育暨欢送会在B6信息楼一楼演播厅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歌嘹亮启征程
下午15时30分,会议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师生齐唱国歌,瞬间点燃即将远行学子的爱国热情。
殷切嘱托暖人心
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首先作行前教育,从文化适应、学业规划到安全须知,细致叮嘱留学注意事项,并鼓励大家“以开放心态拥抱多元文化,以专业能力展现中国青年风采”。芬兰中央应用科技大学校方代表也通过视频送上祝福,表达对项目学生的热烈欢迎与期待。

礼轻情重寄厚望
会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特意为出国学生精心准备了礼物。一首《星辰落满来时路》的朗诵和《想你时风起》的演唱,以及视频《致我们的大学时光》,适时传递同窗情谊,以点滴回忆引发全场共鸣。出国学生代表在发言中深情回顾在校求学的难忘时光,表达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情,并表示将秉承“勤学善思,厚德求新”的校训精神,在海外续写广航人的精彩篇章。
使命担当写青春
副校长陈建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作为我校首个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芬项目具有开创性意义。他强调,2025年正值中芬建交75周年,首届项目学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他向学子们提出三点殷切期望:第一要做胸怀天下的文化使者,在中芬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第二要做追求卓越的学术先锋,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勇攀高峰;第三要做团结互助的广航家人,在异国他乡同学们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讲话最后,陈建平动情地说:“你们的行囊里,装着师长的嘱托、父母的期盼,更承载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梦想。愿你们在北极光的见证下,以代码书写青春,用算法丈量世界。”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栀子花开送祝福
欢送会在全体师生合唱《栀子花开》的悠扬旋律中圆满落幕。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声响,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笑容的脸庞,成为学子们扬帆远航前最珍贵的母校记忆。

本次行前教育暨欢送会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国际化办学的高度重视和对项目学生的关爱和支持。40名学生将于今年8月下旬赴芬兰中央应用科技大学开始交流学习。学校将建立完善的海外学子联络机制,持续为项目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助力学校国际化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交流学院全体教职工以及人工智能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