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国际交流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分团委走进广州市黄埔区龙头山寿星院,开展“红心成长”的主题党日活动。学生党支部书记冯诗琦、分团委书记胡铁带领2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及团员骨干,以非遗文化传承与温情陪伴为载体,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春日的关怀与温暖,在实践中锤炼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

非遗匠韵承古意,纸鹤翩跹话温情
活动以“文化传承”与“心灵陪伴”为主线展开,分三大板块。在“千纸鹤寄祝福”环节,同学们分组与老人围坐,手把手教授折纸技巧,倾听老人讲述往昔岁月。一只只五彩斑斓的千纸鹤承载着祝福与欢笑,串联起跨越年龄的温情对话。
非遗“漆扇”制作成为全场亮点。同学们向老人讲解中国传统漆艺的历史,并现场演示以水为媒、以漆作画的独特技法。老人们兴致盎然,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将素白纸扇浸入流动的漆液中,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漆扇作品。“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体验非遗手艺!”82岁的李爷爷手持作品,脸上洋溢自豪的笑容。

红歌嘹亮慰桑榆,赤忱交融话初心
活动尾声,学生与老人们共同唱响《爱的奉献》《南泥湾》等经典老歌。熟悉的旋律中,青年学子紧握老人的双手,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寿星院活动室内声笑语不断,温情涌动。“看到爷爷奶奶们眼里的光,我更加明白‘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口号,更是党员的使命。”入党积极分子梁湘梅感慨道。冯诗琦表示:“我们鼓励青年在服务中感悟责任,在传承中坚定信仰,让‘红心’真正成长为引领时代的标杆。”

铸魂工程砺红心,躬行致远树标杆
“红心成长”品牌党建活动由国际交流学院党委统筹策划,以“红心养成”为目标,通过社会实践、文化浸润、志愿服务等多元化形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此次活动是国际交流学院学生党支部“红心成长”系列活动的春季第二站。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与育人融合,以党建带团建,推动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淬炼党性,以青春之我书写新时代奉献篇章。

初审:国际交流学院 冯诗琦
复审:国际交流学院 陈松云
审定:国际交流学院 陈卫伟